/ / EN
JOINT WEBSITE OF THE HONG KONG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CHEST DELEGATION HONG KONG AND MACAU
back to home

2012 - 13 Lung Cancer Education Series

2012/13 Ca Lung Education Series - 零預警肺癌,小康之家的惡夢 (下) - 新治療方案改寫患者結局

文章刊於東周刊

發現基因突變
何女士是一名從不吸煙的好媽媽,一天因氣促和咳血求診,最後確診為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雖然事前已經作了最壞的打算,但醫生告訴我檢驗結果時,感覺還是像被宣判了死刑一般。」何女士回憶時也忍不住落淚,幸得身旁女兒陪伴安撫著她的情緒。「當時醫生跟我和我丈夫說,雖然我患上的是晚期肺癌,但化驗結果顯示,我的腫瘤帶有一個基因突變,有標靶藥物可以作針對治療,他叫我們不要太過絕望。」

基因突變既致病 也是治病關鍵
一個基因突變竟是處方標靶藥物的關鍵證據?香港胸肺學會會長何重文醫生解釋:「我們現在已知道當晚期非小細胞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話,處方TKI類標靶藥物,按最新臨床研究顯示可以幫助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增加至12-13個月,較化療的5-6個月長,在肺癌的病情控制上明顯較優。」何醫生補充,肺癌的基因突變不只一種,其中一個便是ALK基因,也有標靶藥物作出針對性治療,由於EGFR和ALK基因突變不會同時存在,所以如果檢測出患者沒有EGFR變異,醫生可以進一步檢測ALK變異。
不過,約有一半或以上肺癌患者沒有帶有上述提及的基因變異,但仍不需要絕望。何醫生指出,現時的化療藥物效果也不錯,而且如果患者經過評估認為身體狀況適合後,還可選擇配合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一同使用。此藥物是一種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它透過阻截刺激腫瘤血管生長因子的工作,令腫瘤失去血管供應養份而凋亡,與此同時還令化療更容易進入腫瘤發揮效用,產生協同效應。何醫生續說:「有臨床研究證實,當這標靶藥物配合化療一併使用時,療效比單用傳統化療好,可以延長壽命,而副作用仍在病者可接受的範圍內。」



Caption: 何重文醫生指出如果身上沒有帶有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也不必絕望,現時也有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配合化療作選擇。
標靶藥物副作用有別於傳統化療
何女士隨即按醫生指示,每天服用針對EGFR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我服用標靶藥物約一星期後,皮膚變得乾燥,面龐和上半身都出現大量暗瘡。雖然醫生曾提及這乃是藥物副作用,但女兒勸我還是主動求診較好。」最後醫生一方面為何女士處方了保濕潤膚藥膏護理皮膚,另外也替她輕輕調低服藥劑量,由每天服藥改為每連續服藥六天後休息一天,暗瘡情況便開始改善。除了暗瘡外,服藥後便沒有出現其他不適:「醫生曾說標靶藥物只針對細胞的特點作出攻擊,所以副作用較少,但估不到連平常服食感冒藥的疲倦感也沒有。」療程開始了一個月後,醫生為何女士安排電腦掃描,結果顯示肺部的腫瘤已明顯縮小了。事實上,何女士不用看掃描報告,單憑不再氣促便已經感到病情已有改善。

緊密跟進 因時制宜
對患者及醫生來說,治療開始後挑戰才真正開始,所以醫生需要定時跟進病人的狀況。美國胸肺學院香港及澳門分會副會長林志良醫生表示,初期服用標靶藥物的患者,覆診會較為頻密,大約每2至4星期便要覆診一次,主要想觀察患者會否出現嚴重的問題,以致需要停藥;如無大礙便會轉為平均一至一個半月覆診一次。「在每次覆診中,醫生會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如懷疑出現惡化,便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狀況和背後成因。患者也會定期進行影像檢查,如電腦掃描等,查看腫瘤的大小、轉移狀況等等,有時可能會發現有新的腫瘤出現,需要再進行細胞組織檢驗。」林醫生解釋,新腫瘤可能是原來的腫瘤惡化,也可能是一個與原來腫瘤不同類別的全新腫瘤:「新腫瘤出現代表現有藥物對腫瘤失效,患者可以轉服另一種針對有關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或改用化療。有時患者會需要其他的紓緩治療,如止痛藥等,一些情緒支援也可能幫得上忙。」



Caption:林志良醫生強調患者定時覆診的重要性,這可讓醫生及患者得悉病情的變化而更改治療策略。
全家一同抗癌 女兒成長更堅強
何女士接受口服TKI類標靶藥物治療至今已接近一年,腫瘤一直都受控,雖然偶爾會出現皮膚問題,但都可以靠藥物控制。「現在每逢周末我都會和丈夫和女兒到處遊玩,盡量享受每一秒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女兒下年便考大學了,她經常鼓勵我要努力治病,下年帶著我去參加大學的開學禮,証明她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令我不必再憂心。」何女士興奮的展示著她全家到處遊玩的照片,從她們的互相擁抱和笑容,你便知道這世上再沒甚麼事情可以把她們對彼此的愛分隔開來。

(1,673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