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香港胸肺學會及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聯合網頁
back to home

2018 Mar 4 - 創新療法要「爭」氣 積極治療不放棄

日期: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時間:上午11時發佈會、中午12時開幕禮、下午1時至6時健肺同樂日

地點:荃新天地2期高層地下中庭 (香港荃灣楊屋道18號)

主題:創新療法要「爭」氣  積極治療不放棄


程序:

10:45am – 11:00am 傳媒登記

11:00am – 11:45am 最新胸肺疾病療法發佈會

1) 呼吸道疾病醫生介紹新療法及患者真實個案分享:

「支氣管熱成形術」全港首宗個案分享 (11:00am – 11:10am)

-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 楊耀昌醫生

- 23歲年輕嚴重哮喘患者 方先生

「最新皮下注射哮喘藥物」個案分享 (11:10am – 11:20am)

- 香港胸肺學會董事 盧浩然醫生

- 60歲嚴重哮喘患者 黃女士

「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個案分享 (11:20am – 11:30am)

-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副會長 林偉奇醫生

- 69歲肺氣腫患者 邱先生

2) 傳媒發問時間(11:30am – 11:45am)


11:30am -12:00nn  嘉賓接待

12:00nn – 12:03pm Aineo Kids Choir獻唱「齊齊來測試肺功能」

12:03pm – 12:05pm 司儀介紹嘉賓及有關活動

12:05pm – 12:11pm 會長致辭

- 香港胸肺學會會長 易國生醫生

-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會長 吳振江醫生

- 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 黃慕蓮醫生

12:11pm – 12:14pm 主禮嘉賓致辭

-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 陳沛然醫生

12:14pm – 12:17pm - 立法會衛生福利界議員 李國麟教授

12:17pm – 12:23pm 醫生及患者真實個案分享最新胸肺疾病療法

12:23pm – 12:26pm 演藝紅星馬浚偉分享哮喘復康之路

12:26pm – 12:30pm 金牌武術運動員鄭仲恆武術表演及健康分享

12:30pm – 12:32pm 頒發紀念品予獻唱合唱團

12:32pm – 12:35pm 吉祥物設計比賽頒獎

12:35m – 12:43pm 開幕儀式

12:43pm – 12:48pm 大合照

- 主禮嘉賓、各會長及吉祥物

- 再加入各醫生及呼吸道疾病個案病患者

大合唱「哮喘控制123」

- The Vocalist Mini  合唱團

- 台上眾嘉賓

再大大合照

12:48pm – 12:50pm 到台下全體合照

- 所有嘉賓、吉祥物與台下所有來賓

12:50pm – 12:52pm 司儀總結及典禮完結

12:50pm 傳媒訪問及補相環節


Photo

                                                                                                                                                                                                   
Click on album to see photos


Paper Media

文章總數: 13 篇

1. 射頻打通支氣管 新招治嚴重哮喘 [明報] 2018-03-05 D01 副刊健康 城中熱問 許朝茵

報章 | D01 | 副刊健康 | 城中熱問 | By 許朝茵

射頻打通支氣管 新招治嚴重哮喘

根據2011 年統計處數字顯示,全港約有249,183 個成年人(22 至70 歲)患有哮喘,佔成年人口的5%,當中有5% 屬於嚴重患者,經常發作,影響生活,連行一兩層樓梯、說一句話也有困難,嚴重程度更可令患者徘徊在死亡邊緣。

以往嚴重哮喘患者只可靠藥物稍微紓緩病情,直至早前本港引入一項新技術,以一條小射頻消融探頭,加熱消融支氣管內的肥厚平滑肌細胞,從而減輕徵狀,讓嚴重哮喘患者有機會過正常生活。

文:許朝茵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適合對類固醇治療無效病人

哮喘是慢性疾病,患者的氣管會發炎及收縮,出現呼吸困難、喘鳴、咳嗽、胸悶等徵狀。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瑪嘉烈醫院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楊耀昌指出,嚴重患者須使用高劑量吸入性類固醇,以及另一種控制藥,包括口服類固醇,惟部分患者用藥後仍無法控制病情。「長期用口服類固醇,副作用是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白內障、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等風險。此外,哮喘可引致相關呼吸道疾病如氣胸(爆肺)、肺炎等,嚴重更可引致呼吸衰竭,病人需插喉,或有死亡風險。醫管局統計數字顯示,2015 年因哮喘入院的總人次是8000,當中90 人死亡。」

哮喘其中一種病變,是患者呼吸道內的平滑肌增厚,「嚴重哮喘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會增生,較一般人厚,就如啞鈴舉得多會練出老鼠仔一樣。氣管經常抽緊,會大大提升氣管收窄的嚴重性」。楊耀昌解釋,新技術「支氣管熱成形術」(BronchialThermoplasty),便是透過消融平滑肌,改善病情。他說新技術於2010 年獲美國FDA 認可,先在歐美澳洲使用,其後新加坡、日本及中國也引入,現時全球約有30 多個國家使用。外國臨牀研究顯示,患者接受治療後5 年內,急性發作率較手術前減少48%,到急症室的求診次數亦下跌78%。

消融肥厚平滑肌 急性發作減48%

支氣管熱成形術的原理,是將一條直徑1.5mm、末端附有射頻消融探頭的幼細導管,放入支氣管內,探頭可因應支氣管的直徑擴大,由最細的3mm 擴大至10mm。「將導管經支氣管鏡推進至患者的支氣管腔內,之後將探頭加熱至攝氏65 度,消融肥厚的平滑肌細胞。」估計在本港嚴重哮喘患者當中,一成適合接受此療法。

23 歲的方正道,便是其中一名適合接受新手術的嚴重哮喘患者。他自初中時已不時病發,經常出入醫院,身體非常差,「我當時行樓梯也有困難,獲學校批准搭電梯,基本上我從未上過運動堂」。當時病情嚴重,需經常用口服類固醇,導致水腫、長暗瘡,甚至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又由於經常急性發作,往往要出入醫院,有次更嚴重至被送入深切治療部。18 歲時病情惡化,藥石無靈,最後在醫生建議下接受新技術,「其實我之前上網看過資料,曾考慮去新加坡做此手術,不過費用太貴,所以知道香港剛引入,亦不介意做白老鼠」。

療程分3次 需局部或全身麻醉

手術期間,病人需要接受麻醉,病情較輕者可局部麻醉,嚴重者則需全身麻醉。療程需分3 次,每次相隔3至4 星期,分階段在支氣管內消融平滑肌,每次約30 至60 分鐘。楊耀昌解釋:「如果一次過完成,需時較長外,探頭亦有可能刺激氣管,若病人的支氣管一次過受刺激,怕未必承受到。」

楊耀昌指有外國報告顯示,手術有5% 會增加呼吸道徵狀或引起哮喘發作的風險,但大多會在7 天內痊癒,其間要短暫使用口服類固醇。他說外國有個案在手術後哮喘發作至需進入深切治療部,由於手術有可能令病情轉壞,故他只會建議靠藥物仍未能控制病情的患者接受治療,而手術後的早段監察也很重要。

今次是本港第一次做支氣管熱成形手術,楊耀昌說之前曾與其他部門商討,更預早通知深切治療部準備隨時接收方正道。而在手術前3 天及手術後2 天,須使服用高劑量口服類固醇,減少手術引起的哮喘發作。

方正道在半年內完成了3 次療程,每次都全身麻醉。手術後,他的氣喘情况大有改善,說話順暢夠氣,早前更和朋友行山,「我以前住院,唔知自己可唔可以行出病房,真的無諗過可以行山」。同時他亦慢慢減藥,毋須再用口服類固醇。現時他立志從事藥劑行業,協助哮喘患者正確用藥。

楊耀昌強調,新技術並非要取代現有治療,因為患者在手術後仍需用藥控制病情。不過平滑肌薄了,可減輕哮喘徵狀及急性發作的次數,減少用藥分量及相關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現時只有瑪嘉烈醫院作此項手術,早前楊耀昌為第2 名病人完成治療,現時共有5 人等待接受手術。

長遠效用及副作用 待繼續研究

香港胸肺基金會副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陳偉文(圓圖)表示,支氣管熱成形術有別於藥物治療,是針對支氣管平滑肌的治療。

由於病人本身有氣管敏感,如接受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便需要使用鎮靜劑、局部甚至全身麻醉,有一定風險。此外,身體植入了電子儀器(如起搏器)和剛病發的病人,也不適合做手術。他說現階段支氣管熱成形術還是新手術,缺乏長期數據支持,對正確的治療位置、長遠的效用及副作用等,還是未知之數,有待醫學界繼續研究。

其他療法

生物製劑抗過敏哮喘

對於使用高劑量吸入式類固醇或其他哮喘藥,仍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可考慮其他輔助治療例如生物製劑,包括針對過敏性哮喘的皮下注射Anti-IgE 療法。

香港胸肺學會董事、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圓圖)指出:「在本港嚴重哮喘患者中,有一半屬過敏性哮喘,大部分過敏性哮喘是由病原性的免疫球蛋白E(IgE)引致,患者吸入致敏原後,身體會自動製造過多IgE,引致過敏反應及哮喘發作。」藥物進入體內後,中斷IgE 發出信號外,更會減少IgE 的數目,從而減少發炎及致敏情况。外國研究指出成效可令哮喘發作風險減少四成,入院次數減少四成。

皮下注射Anti-IgE 療法是長期性,平均2 至4周打一次,以病人IgE 水平及體重去評估療程,每月費用大約數千元。有研究指出停藥後約一年,病情會漸漸回復原狀,但不會令病情惡化;副作用是周身骨痛、針位紅痛或頭暈。嚴重過敏反應風險低於0.1%,故第一次注射後需觀察2 至3 小時,香港未出現過嚴重過敏反應個案。

屬輔助治療 有望減用類固醇

不過,有部分病人對藥物沒反應,因此通常會先觀察3 至6 個月,看效用才決定是否繼續接受治療。此藥於2006 年引入香港,適合對傳統療法效果未如理想者,每年約有20 至30 名病人使用,通常作為輔助治療,而不是代替現有藥物,但有機會可減少口服或吸入式類固醇,甚至停藥。不過要病人自費,未必每個合適病人也願採用。

另一種剛於今年初在港推出的皮下注射anti-IL5治療,針對由IL5 細胞因子引發的嗜酸性細胞型嚴重哮喘。IL5 是發炎因子,在發炎過程中會發出信號,此藥可以中斷信號,阻止由嗜酸白血球主導的發炎機制。外國臨牀研究指出,有助增加患者肺活量,急性發作減少五成。想知道是否適合使用此藥要先驗血,盧浩然說:「病人如在用藥前,每微克血液含嗜酸白血球多於150 粒,或過去一年曾驗出每微克多過300 粒,或哮喘徵狀非恆常維持一個水平,合乎以上其中一項已可接受。」

此藥劑量不用跟隨病情及體重調整,每月注射一次,費用暫時未定,同樣是輔助治療,但有望減藥。副作用除了是打針位置有紅腫反應、喉嚨痛或腰痛,也有可能生蛇,建議接受新藥前先注射蛇針疫苗。由於藥物剛在香港推出,現時仍未有病人採用。

文章編號: 201803053152676

2. 新法醫哮喘治後可行山 [都市日報] 2018-03-05 P06 新聞

報章 | P06 | 新聞

新法醫哮喘治後可行山

香港哮喘患者高達33萬人,有近5%嚴重患者未能借助藥物減輕病情。香港早前從美國引入利用射頻療程的「支氣管熱成形術」,成功令23歲嚴重哮喘患者病情大減,更可以首次行山。有醫生估計,全港約一成哮喘患者適合此療法,惟長期需服用薄血藥或有藥物敏感的病人,則不建議接受「支氣管熱成形術」手術。

哮喘主因是患者的呼吸道平滑肌增厚而導致氣管收窄,估計有一萬多名港人是嚴重哮喘患者,未能借助藥物減輕病情。

港有萬人患嚴重哮喘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委楊耀昌醫生2016年引入「支氣管熱成形術」,手術中會利用射頻消融探頭置入患者的支氣管內,以消融肥厚的平滑肌細胞。臨牀研究證實,患者在手術5年內的發作率及急症室就診率明顯下跌近五成及八成。

全港首位接受該項手術的方先生,自從中學起長期受哮喘發作困擾,他直言從未體會正常的呼吸,連上學都不能走樓梯。

兩度入ICU留醫

方坦言,即使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病情亦毫無好轉,反令他免疫力下降及骨質疏鬆;更曾試過一年內7次嚴重發作入院,當中兩度需送往深切治療部留醫。方先生坦言,雖明白手術有風險,術後可能會刺激氣管令病情轉差,嚴重者可導致爆肺及死亡,但仍決定一試,並在半年內完成三次射頻療程。

非一次性根治

手術後方先生病情好轉,至今哮喘亦只曾發作一次;他已開始減少服食類固醇藥物,上月首次到港島龍脊行山,親親大自然。

楊耀昌醫生強調,手術並非一次性根治,病人在完成手術後仍須定時服用藥物。另他指出,手術期間須全身麻醉及會出現輕微流血,故不建議體內裝有電子儀器、長期需服用薄血藥或有藥物敏感的患者接受該手術。

此外, 香港胸肺學會董事盧浩然醫生則建議,過敏性哮喘患者可嘗試由06年引入的皮下注射法。盧指,該療法能助患者,減少哮喘發作風險及入院次數達四成及八成。

60歲黃女士於兩年前接受注射法,表示效果顯著,即使到新疆海拔6,500呎旅遊亦無恙。

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

中大於03年研發治療肺氣腫的「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透過在氣管內植入單向活瓣, 成功助患者減少肺內阻力達三成。69歲的患者邱先生(圖)於三年前完成治療後表示:「條氣順了很多。」由從前須以的士代步,現在可乘搭巴士及步行回家。

文章編號: 201803053020362

3. 接受支氣管熱成形手術 揭開新一頁 哮喘患者幸生命逆轉 [成報] 2018-03-05 A06 港聞

報章 | A06 | 港聞

接受支氣管熱成形手術 揭開新一頁 哮喘患者幸生命逆轉

呼吸道疾病威脅香港人的健康,其中慢阻肺病是香港第八大殺手,全港嚴重至中度的患者估計高達14萬名,平均每天約有4人離世,哮喘患者更高達33萬人。哮喘病人23歲方先生便曾試過一年內病發七次,其中兩次需要在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服用類固醇又引致骨質疏鬆。2016年底最新的「支氣管熱成形術」引入香港後,患者成為首位接受這創新療法的病人。經過三次治療程序至2017年大功告成,患者得以脫離時常哮喘發作而進出醫院及深切治療部的黑暗歲月,因此而投向藥劑行業,令生命逆轉,亦揭開了香港哮喘療法新一頁。本報港聞部報道

在香港胸肺學會、香港胸肺基金會及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合辦的「創新療法要『爭』氣 積極治療不放棄」健肺同樂日的記者會上,其主診醫生楊耀昌及方先生的個案分享,23歲的年輕嚴重哮喘患者方先生,於2016年底接受嶄新的哮喘手術「支氣管熱成形術」,是本港第一個完成治療的個案。

首次嘗到遠足滋味

患者在中學生活備受哮喘發作困擾,不能上體育課,被同學戲謔為「藥煲」,行樓梯亦會氣喘。

18歲病情惡化,須長期口服類固醇,引致骨質疏鬆,但也無效控制病情。2015年他七次哮喘發作,兩次在深切治療部插喉,與死神擦身而過。

醫生利用支氣管鏡,將一條幾毫米的小射頻消融探頭置入患者的支氣管腔內,加熱至攝氏65度,以消融肥厚的平滑肌細胞,改善氣管收縮,減少哮喘發作。雖然手術並非零風險,但方先生誓要放膽嘗試,半年內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三次射頻療程,結果成功令病情逆轉,至今只曾發作一次,首次嘗到遠足滋味,讓他重燃對未來的希望,並立志從事藥劑行業,協助病人正確用藥,踏上復康路。

楊耀昌醫生昨日解釋,哮喘其中一種病變,是患者呼吸道內的平滑肌增厚。手術中,探頭有機會刺激氣管令病情轉壞,故只建議靠藥物仍未能控制病情的合適患者接受治療。但手術後仍須定時吸服藥物,以防發作。

馬浚偉任活動大使

擔任大會「健肺活動大使」的演藝紅星馬浚偉在同一場合稱,自小患有鼻敏感和皮膚敏感,其後確診為過敏性哮喘,去年在內地橫店拍戲時更曾突然發作,須由醫生急配哮喘藥郵寄給他治療,「最擔心是在公眾場所或在舞台上突然發作,因此平日必會隨身帶藥和呼吸劑傍身,注重休息和飲食,並經常打羽毛球以增強抵抗力」。

文章編號: 201803053209611

4. 新法治哮喘 患者:可登山遠足 [香港經濟日報] 2018-03-05 A24 港聞 陳曉筠

報章 | A24 | 港聞 | By 陳曉筠

新法治哮喘 患者:可登山遠足

全港共有33萬名哮喘患者,當中5%的嚴重患者對類固醇藥物效用不大,本港2016年底引入「支氣管熱成形術」,改善氣管收縮。

首名接受手術的嚴重哮喘患者表示,手術後終可體驗平常人如何呼吸,更可登上龍脊遠足;有胸肺科醫生強調,手術未能根治哮喘,但能將嚴重哮喘發作降低約5成。

改善氣管收縮 惟非完全根治

23歲的方先生自幼受氣管敏感困擾,2009年正式確診患有哮喘,經常到診所接受俗稱「聞氣」的短效氣管舒張劑治療,又不時出入急症室和深切治療部。由於持續呼吸困難,生活大受影響,更曾於一年內病發7次,住院一個月,並兩次出入深切治療部,最嚴重時由床邊走到廁所已不能呼吸,自信心受挫,「不能參加體育課和戶外活動,同學說笑叫我藥煲、孱仔,上課室走一層樓梯也會喘氣,需時休息,中學生活充滿遺憾。」

他18歲時因病情惡化,需長期口服類固醇,但效果欠佳,更引致骨質疏鬆。他2016年底接受由美國引入的哮喘手術支氣管熱成形術,成為全港首個接受該手術的病人。

方的主診醫生、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楊耀昌表示,哮喘其中一種病變是患者呼吸道內的平滑肌增厚,令他們病情惡化,新技術利用支氣管鏡,將小射頻探頭置入支氣管內,並加熱至攝氏65度,消融氣管腔內肥厚的平滑肌細胞,改善氣管收縮。

楊指,手術非零風險,有機會導致爆肺及死亡,但外國文獻皆顯示,可減少重哮喘發作48%,進出醫院的機會亦減少78%。他說,18歲或以上嚴重哮喘病人在接受所有傳統藥物治療後都未能控制病情,可考慮接受支氣管熱成形術,目前在公立醫院接受此治療是免費。

傳統藥物倘無效 可考慮手術

楊強調,手術並非根治性,但紓緩成效顯著,全港嚴重哮喘患者達1.5萬人,估計當中1成可接受此手術,預計今年將為至少4至5名患者進行手術。

方先生於2016年底接受手術,半年內在全身麻醉下完成3次射頻療程,令病情逆轉,至今只復發一次,但也在兩星期內康復。

方說,雖然手術後仍要服食哮喘藥,但成效顯著,直言終於可以體驗正常人如何呼吸,現時即使聞到煙、汽車廢氣,或遇上轉季日子,也不會再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上月更在沒有噴哮喘藥的情況下首次遠足,登上龍脊,「現在即使空氣污染指數去到10以上也沒事。」

文章編號: 201803053138659

5. 高溫擴氣管 哮喘得紓緩 [東方日報] 2018-03-05 A10 港聞 醫健

報章 | A10 | 港聞 | 醫健

高溫擴氣管 哮喘得紓緩

本港約卅三萬名哮喘患者中,約百分之五屬病情嚴重,若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佳,醫生亦無計可施。本港一六年引入「支氣管熱成形術」,以高溫消融阻塞病人支氣管的平滑肌,把收縮的氣管擴闊,減少哮喘發作次數和嚴重性。有嚴重哮喘青年曾經連一層樓的樓梯都幾乎行不到,游走生死邊緣,術後病情大有改善,更一嘗與朋友遠足滋味。

把技術引入本港的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楊耀昌昨指哮喘患者其中一種病變是呼吸道內的平滑肌增厚,收窄呼吸道,增病發風險。病發時,氣管進一步收縮,更易引致嚴重後果。支氣管熱成形術是以幾毫米的小射頻消融探頭,透過支氣管鏡置入患者氣管腔內,加熱至攝氏六十五度,消融增生的平滑肌細胞。目前公院中,僅瑪嘉烈醫院可做此手術,一個療程包括三次射頻手術,有兩名病人已完成療程。

術前「唔知咩係正常抖氣」

本港首名接受此術的病人是現年廿三歲的方先生,他八歲起患氣管敏感,十四歲確診哮喘,經常「聞氣」控制病情。惟病情不斷惡化,要走上位於三樓的課室,他到一樓已無法繼續,需向學校申請搭電梯。病情令他無法參與運動,更被同學戲謔為「藥煲」,「中學男仔通常打吓波,之後有其他活動,但我就冇呢啲中學體驗。」他直言手術前從未試過正常呼吸,「有時身邊的人話我喘氣喘得好犀利,但自己完全唔覺,因為已經慣晒,唔知咩係正常抖氣。」

服類固醇導致骨質疏鬆

他十八歲起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副作用導致骨質疏鬆,曾因一次小碰撞致胸骨骨折。哮喘情況未有改善,一五年曾七度哮喘發作,兩度留醫深切治療部插喉,生死一線。

主診醫生楊耀昌到新加坡學習新療法,方接受三次射頻治療後情況大為改善,去年四月做完第三次手術至今,哮喘只發作過一次,他上月更首次到龍脊行山遠足,漸漸重拾正常年輕人的生活。

楊耀昌表示,此術適合已成年、使用噴劑和口服藥物均無效的病人,推算本港約數千人有此情況。術後平滑肌厚度可減四成八至七成八,臨床研究顯示,患者術後五年內急性哮喘發作率下跌四成八,到急症室就診率降七成八。不過,手術期間可能刺激氣管,病人術後七天內有機會哮喘發作,目前未有證據顯示手術導致長遠副作用。

文章編號: 201803053194067

6. 消融法治哮喘 急性發作減48% [蘋果日報] 2018-03-05 A07 港聞

報章 | A07 | 港聞

消融法治哮喘 急性發作減48%

【本報訊】本港哮喘患者人數多達33萬人,近年引入香港的新療法,透過手術消融患者支氣管內增生的平滑肌組織,有助哮喘病人紓緩病情,急性發作率可減48%。有曾因哮喘而接受深切治療的年輕病人,接受新療法後發病次數由一年7次大減至1次,更可體驗遠足樂趣。

哮喘是由於氣管平滑肌增生引致的呼吸道疾病,發病時氣管收緊、呼吸困難,常因溫度變化、空氣污染而病發。現時醫學界常以吸入式和口服類固醇治療哮喘,但有引發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而且只能紓緩病情,無法根治。全港哮喘患者多達33萬人,當中約5%屬經常病發的嚴重患者,亦無法以藥物改善病情。

治療後患者可遠足

新療法是美國的「支氣管熱成形術」,利用支氣管鏡和射頻技術,以65℃的熱力,消融患者支氣管內增生的平滑肌組織,藉此減少哮喘病發的次數。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楊耀昌醫生指出,臨床研究顯示患者接受治療後,急性發作率大減48%。他估計全港嚴重哮喘患者中,約一成患者適合這項療法,2018年將有4至5名患者接受新療法治療。

23歲的Alfred是全港首名接受新療法的患者,他自小有氣管敏感,2009年確診哮喘。他病情嚴重,經常因病發入院,2015年病發7次,其中兩次更需留醫深切治療部。長期服用類固醇亦有副作用,他病情卻未有改善。2016年底他獲醫生建議,在公立醫院接受新療法治療,半年內進行3次全身麻醉手術,每次手術後均有咳嗽、咳血等正常現象,約需1個月復原。完成療程後,Alfred病情大幅改善,至今只病發1次。他又指現在終於能到郊外遠足,是以往哮喘嚴重時無法體會的樂趣。

■ 記者何家朗

文章編號: 201803053171345

7. 適用於嚴重病患者 新技術減哮喘發作 [am730] 2018-03-05 A28 HEALTH

報章 | A28 | HEALTH

適用於嚴重病患者 新技術減哮喘發作

現時本港33萬哮喘人口中,約5%是嚴重哮喘病患,他們的氣管平滑肌比一般人肥厚,故即使使用高劑量哮喘藥也經常出現呼吸困難。有醫生則於前年年底將支氣管熱成形術引入本港,以熱力收細平滑肌,減少哮喘發作。有嚴重哮喘患者接受手術後更能順利遠足,病情明顯改善。

患者因氣管平滑肌多次受到刺激,故會出現肌肉增生,導致氣管口徑縮小,增加呼吸困難危機。瑪嘉烈醫院呼吸科醫生楊耀昌則於2016年首次引入支氣管熱成形術,將幾毫米的射頻消融探頭(圓圖)置入患者的支氣管腔內並加熱,以熱力削減肥厚的平滑肌細胞。楊耀昌指出,手術適用於18歲以上、對藥物無明顯作用的嚴重患者;但需分3次、每隔3至4周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外國臨床研究顯示,患者接受治療後5年內哮喘的急性發作率較手術前下降近五成,入院比率更下降近八成,情況理想。

23歲的方先生(圖中)是本港首名接受支氣管熱成形術的患者。自小患有嚴重哮喘的他稱平日無法如正常人般呼吸,「連行樓梯都行唔到」,長期服食類固醇不僅無助控制病情,更導致骨質疏鬆;曾因病發而送入深切治療部插喉。他接受手術後只病發一次,而且更能在無吸入哮喘藥的情況下首次赴龍脊遠足。不過,楊耀昌提醒,手術亦並非根治性治療,病人仍需定期服食吸入性藥物控制病情;另外患者一生只能進行一次支氣管熱成形術。他稱,手術期間或會出現氣管敏感或刺激哮喘症狀的副作用,但一般在術後一星期便會消除。現時本港共有兩名患者已接受相關手術,而病人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則費用全免。

文章編號: 201803053132565

8. Asthma patients warned of wild swing in weather [南華早報] 2018-03-05 EDT1 EDT health Sum Lok

報章 | EDT1 | EDT | health | By Sum Lok-keilokkei.sum@scmp.com

Asthma patients warned of wild swing in weather

The weather in Hong Kong is set to cool again with a drop of more than 10 degrees Celsius in the coming few days - likely to be the biggest fluctuation so far this year - prompting a respiratory specialist to warn that the big temperature swing could trigger serious, even deadly, conditions among asthma patients.

Hongkongers who woke up to warm, foggy and humid weather yesterday with the thermometer at 25 degrees should not put away their warm clothes just yet as another cold front was expected to hit in the middle of the week,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ory.

The mercury is expected to drop 12 degrees, reaching just 13 degrees by Friday.

"Big changes in temperature, whether going up or down, will definitely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asthma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ttacks," Yeung Yiu-cheong, a respiratory specialist, said.

Asthma attacks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action of airways in the lungs, with symptoms including wheezing, coughing and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that could prove fatal.

Air pollution, allergens and infections are other known triggers of asthma attacks.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having an attack, Yeung advised patients to wrap up well and take med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doctor's advice.

About 5 per cent of adults and 10 per cent of children in Hong Kong suffer from asthma, meaning about 330,000 people, or 4.7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have th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

Globally, about 300 million people were sufferers, with 250,000 annual deaths traced to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asthma is expected to grow by more than 100 million by 2025.?

While most patients could ease symptoms by inhaling medications, about 5 per cent with a more severe condition needed further treatment, Yeung said.


Alfred Fong, 23, said his frequent asthma attacks had affected his life in secondary school. He was teased by other pupils because he could not take pa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or climb the stairs.

He suffered seven attacks in 2015 and wa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wice, he said yesterday after becoming the first patient in Hong Kong to complete a new treatment, bronchial thermoplasty, at a public hospital.

The procedure involves extending a catheter inside the lungs and using radio-frequency energy to heat tissue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smooth muscle in the airway wall, making it easier to breathe.

After undergoing the procedure, Fong said he was finally able to go out hiking and had only one or two attacks since.

Yeung said the procedure was only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severe asthma, and about five patients in Hong Kong were expected to go through it this year.

Wilson Yee, president of the Hong Kong Thoracic Society, said the organisation hoped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respiratory health.

"Althoug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not be totally eradicated, early treatment and lifestyle changes can help alleviate the disease and reduce recurrence," he said.

文章編號: 201803053198663

9. 新一代皮下注射療法減發作風險達50% [成報] 2018-03-05 A06 港聞

報章 | A06 | 港聞

新一代皮下注射療法減發作風險達50%

【本報港聞部報道】除了突破性的手術外,香港胸肺學會董事盧浩然醫生指出,根據全球數字,哮喘患者中,嚴重患者約佔5%,當中一半屬過敏性哮喘。近年醫學界研發出新一代針對敏感性哮喘的皮下注射療法,可調節免疫系統,如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治療,令嚴重哮喘患者減少過敏反應。

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盧浩然醫生「大部分過敏性哮喘是由病原性的免疫球蛋白E(IgE)引致,此類患者吸入過敏源,身體會製造過多IgE,引致過敏反應及哮喘發作。此藥可阻截引致過敏的細胞訊號,減少發作,1906年引入本港至今,每年約有20至30名哮喘治療個案,成功令哮喘發作風險減少40%,入院次數減少八成。」

他續稱,另一種皮下注射劑亦剛於今年初推出,可治療由IL5細胞因子引發的嗜酸性細胞型嚴重哮喘,阻斷由嗜酸性白血球主導的發炎機制,外國臨床研究指有助增加患者肺活量,減低發作風險達50%,為患者帶來多一種治療選擇,改善生活質素。

60歲哮喘患者黃女士,10多年前出現氣管敏感,嚴重時氣咳致寸步難行,喉嚨破損,無法入眠,上班時亦難以集中,即使口服重劑量的類固醇亦無改善。三年前醫生建議她嘗試皮下注射療法。每月一次,每次注射兩針,持續了兩年。她早前說:「效果好明顯,到新疆旅行走到海拔6,500英呎高都無事。」

文章編號: 201803053209562

10. 新療法解救哮喘青年重生 行一層會喘氣 變登山都無事 [晴報] 2018-03-05 P04 港聞

報章 | P04 | 港聞

新療法解救哮喘青年重生 行一層會喘氣 變登山都無事

哮喘不但威脅健康,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23歲患者方先生(Alfred)曾一年發作7次,更兩度病危需入ICU(深切治療部),幸接受本港前年引入的「支氣管熱成形術」療法後,病情大有改善。他笑言手術後由「行一層樓梯都喘氣」,變成「空氣污染到10+也無事」;今年2月更首度行山,攀上港島區龍脊高峰。

哮喘患者病發時,易令氣管內的平滑肌出現不正常增生,令病情惡化。

支氣管熱成形術 改善氣管收縮

醫管局2016年引入全港首個「支氣管熱成形術」,新療法是利用支氣管鏡,將小射頻消融探頭送入患者支氣管腔內,以攝氏65度高溫消融肥厚的平滑肌細胞,達到改善氣管收縮效果。Alfred於前年接受新療法,是本港首位完成治療的病人。

Alfred自言14歲確診患病,中學時期不但被取笑是「孱仔」,連「行一層樓梯上課室也喘氣」,不能參加體育課和戶外活動,「中學生活充滿遺憾」。至18歲時病情加速惡化,需長期口服類固醇導致骨質疏鬆,「開水樽都斷骨」。最嚴重時一年發作7次,住院長達1個月,更兩度進出ICU,「由床邊行去廁所都呼吸不了」。自前年年底起,他半年內進行3次射頻療程後,病情成功逆轉,至今只復發1次,2周內便康復。

今年2月首度行山的他,成功征服龍脊山徑,他笑言︰「終於體驗到正常人如何呼吸,現在即使聞到煙味、汽車廢氣,或遇上轉季,也不再有唞不過氣的感覺,即使空氣污染指數去到10+也沒事。」

仍不能根治 惟急症求診率大減

其主診醫生楊耀昌指,新療法雖不能根治哮喘,但外國文獻顯示,術後5年內患者急性發作及到急症室求診率,會大跌48%和78%。

「新療法適合18至70歲患者,推測本港有10%嚴重患者適合採用。」但楊醫生提醒,相關手術絕非零風險,仍有機會導致爆肺及死亡。「第二名病人已在上月完成手術,料今年可為4至5人做手術。」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文章編號: 201803053245838

11. 植入單向活瓣 排殘氣治肺病 [東方日報] 2018-03-05 A10 港聞 醫健

報章 | A10 | 港聞 | 醫健

植入單向活瓣 排殘氣治肺病

【本報訊】除哮喘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困擾十四萬港人的另一主要呼吸道疾病。七十歲的邱伯患第四期慢阻肺,一一年更確診肺氣腫,左肺大面積被殘氣佔據,肺葉無法正常換氣。病情最嚴重時,邱伯嚴重咳血,一度併發肺炎和氣胸,需入深切治療部,並於頸部造口協助呼吸。他三年前接受「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於左邊支氣管植入三個單向活瓣,大大減少肺內殘氣。

技術獲改良 療程更快捷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副會長林偉奇解釋,單向活瓣放置於通往較嚴重肺氣腫肺葉的支氣管中,阻止病變的肺部過度充氣,同時讓殘氣排出,縮小肺氣腫組織,使原被肺氣腫組織壓迫的肺葉回復較佳換氣功能。邱伯使用經改良的第二代活瓣,可直接以氣管鏡置入支氣管,治療程序更快捷。治療後,病人肺功能可增強兩至三成,六分鐘可行走步距可增一至兩成。

邱伯以往因呼吸不暢,須搭的士直抵家樓下,現可乘巴士,下車後步行回家。林偉奇大讚邱伯中氣十足,「入過深切治療部又插過喉,通常條氣冇咁好。」他說此療法適合肺氣腫左右分布不均勻、肺葉之間沒有旁通氣道的患者。醫管局一二年起把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納入資助項目,至今已有十四名肺氣腫患者於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另有約四十名病人於私家醫院治療。

文章編號: 201803053194229

12. 行3樓氣喘變可遠足龍脊 新技術助哮喘病人重生 [東網] 2018-03-04

網站 |

行3樓氣喘變可遠足龍脊 新技術助哮喘病人重生

【on.cc東網專訊】香港約33萬名哮喘患者中,約5%是嚴重哮喘,部分病人需服用類固醇,可引致骨質疏鬆等副作用。香港2016年引入「支氣管熱成形術」,以攝氏65度消融病人支氣管腔內肥厚的平滑肌細胞,令收縮的氣管擴闊,減少哮喘發作。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執行委員楊耀昌表示,哮喘其中一種病變是患者呼吸道內的平滑肌增厚,令他們病情惡化。支氣管熱成形術是以支氣管鏡將幾毫米粗的小射頻消融探頭,置入患者氣管腔內,加熱至攝氏65度,以消融增生的平滑肌細胞,病人前後需完成3次射頻療程。


楊耀昌2016年把技術引入香港,契機是為了治療23歲的嚴重哮喘病人方先生。方先生8歲時已患有氣管敏感,14歲確診哮喘,要經常「聞氣」控制病情,惟情況繼續惡化,行上3樓的課室都會不斷喘氣,無法參與任何運動,失去正常學生生活,「空氣差一出門口,已經覺得心口壓住,抖唔到氣。」他18歲起需服用類固醇,卻導致骨質疏鬆,曾因小碰撞致胸骨骨折,惟哮喘情況未有改善,2015年更曾7度哮喘發作,2度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插喉,情況極危險。幸為他主診的楊耀昌引入新療法,方先生2016年起接受3次射頻治療,現時情況大為改善,去年4月做完第3次手術至今,只哮喘發作過一次,上月更首次遠足到龍脊行山,重拾生活。

楊耀昌表示,支氣管熱成形術臨床研究顯示,患者術後5年急性哮喘發作率下跌48%,到急症室就診率降78%。不過手術探頭可能刺激氣管,病人術後7天內有機會哮喘發作,但目前未有證據顯示手術導致長遠副作用。

文章編號: 201803043859577

13. 健肺同樂日 認識胸肺疾病 [東方日報] 2018-03-03 E07 副刊 有益身心 鄭國河

報章 | E07 | 副刊 | 有益身心 | By 鄭國河

健肺同樂日 認識胸肺疾病

在香港,呼吸道疾病十分常見,哮喘患者多達33萬人,慢阻肺病更是本港第八大殺手!

活動贈品豐富,包括保健湯包、保溫瓶等。

為了讓公眾對胸肺疾病有深入了解,香港胸肺學會、香港胸肺基金會聯同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將於3月4日舉行健肺同樂日,活動以「創新療法要『爭』氣 積極治療不放棄」為主題,設有多個攤位遊戲,包括VR虛擬實境投籃機、即製棉花糖、布偶劇場等,大朋友則可免費參與健康測試,如肺活量、1分鐘踏台階、手握力、血氧分析等,看看自己是否有充足「肺氣」。此外,現場會展示哮喘藥物吸入器的發展歷史和最新胸肺醫療科技設備,包括治療肺氣腫的「支氣管內窺鏡肺減容療法」和剛推出治療哮喘的「支氣管熱成形術 」等,讓參觀者認識哮喘病的治療。

活動詳情

日期:3月4日(星期日)

時間:1:00pm~6:00pm

地點:荃新天地2期高層地下中庭

費用:全免

撰文:鄭國河

文章編號: 201803033230370


Online Media:

1) 20180305 apple daily

消融法治哮喘 急性發作減48%


2) 20180305 HK01

嚴重哮喘23歲青年一年病發7次 接受新手術後 人生首度行山


3) 20180305 Topick

哮喘病人手術後:由上一層樓梯也會喘變行完龍脊


4) 20180305 Skypost

新療法解救哮喘青年重生 行一層會喘氣 變登山都無事


5) 20180305 am730

適用於嚴重病患者 新技術減哮喘發作


6) 20180305 singpao

新一代皮下注射療法減發作風險達50%


7) 20180305 oriental daily

高溫擴氣管 哮喘得紓緩


8) 20180305 metrodaily

新法醫哮喘 治後可行山


9) 20180304 on.cc

行3樓氣喘變可遠足龍脊 新技術助哮喘病人重生


10) 20180305 yahoo news

新法治哮喘 患者:可登山遠足


11) 20180305 SCMP

Asthma patients warned with weather in Hong Kong set to drop by more than 10 degrees


12) 20180304 on.cc facebook

行3樓氣喘變可遠足龍脊 新技術助哮喘病人重生


13) 20180304 appledaily

哮喘新療法減近5成發病次數 患者:終可去遠足


14) 20180305 singpao

接受支氣管熱成形手術 揭開新一頁 哮喘患者幸生命逆轉


15) 20180305 oriental daily

植入單向活瓣 排殘氣治肺病


16) 20180303 oriental daily

健肺同樂日 認識胸肺疾病

Top